解决方案
|
碳标签 当前,美、欧等经济体碳减排的进程靠前,已经历达峰,正向中和阶段行进。与此同时,发达经济体正在设立各种碳壁垒,如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等,对贸易产品的碳排放设限。这些行为试图通过新门槛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和经济发展。一旦碳标签像其他标签一样普遍应用于国际贸易商品中,就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绿色贸易壁垒。我国对发达经济体贸易的产品有很大比重为纺织品、农产品、日化用品,出口贸易受碳标签影响较为明显。所以,国家越早布局碳标签制度,企业越早控制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,绿色贸易制约对我们的影响也会越小。 什么是碳标签?“碳标签”,顾名思义,就是体现碳排放的标签。它量化展示了商品在全生命周期(LAC)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,以此告知消费者产品留下的碳足迹信息。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是指:原料采取、制造、包装、储运、分销、使用、废弃到回收的整个周期过程。 英国是全球最早开始推行碳标签制度的国家,在政府支持下,英国建立了非盈利机构Carbon Trust(碳信托),为产品碳足迹信息提供计量与证明的服务。随后,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等12个国家及地区都推行了本国适用的碳标签。 根据碳信息披露的程度,可以对碳标签进行分类: 第一类是碳标识标签,它不会公布明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值,仅仅标明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某个既定标准; 第二类是碳得分标签,它会标明碳足迹的具体数值; 第三类是碳等级标签,这种标签会在碳得分的基础上,与同类产品碳排放量比较,确定其在同品类中所处的等级。这种形式能更有效地引导消费者购买对环境有利的产品,但其难点在于,为了获得同类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平均水平,需要庞大的数据积累作支撑。 同一认证机构往往根据客户的减排目标推出不同的碳标签,比如Carbon Trust推出了碳足迹标签、减碳标签和碳中和标签。 碳足迹标签意味着产品的碳足迹已被测算和认证;减碳标签还会进一步证明产品的碳足迹会同比减少,并需要公司做出持续减少碳足迹的承诺;而碳中和标签不仅证明产品碳足迹将持续减少,还进一步认证剩余排放量将根据PAS 2060国际标准进行抵消。 碳标签如何带来经济效益?碳信托公司开发了国际上最早的产品碳足迹标准及碳标签体系。关于碳标签的意义,英国低碳咨询公司碳信托(Carbon Trust)中国区总经理赵立建认为主要有三个部分: 首先,从消费者的购买角度来说,消费者能通过碳标签看到产品的碳排放信息,就可以做出更低碳的购买选择,从而倒逼企业的低碳行为。 第二,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说,以碳标签形式公开的碳足迹,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购时更关注采购产品的碳排放信息,也会更青睐有碳减排意识的合作者,从而降低产品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。那么,不只是成品端的碳标签,品牌商和企业也会要求供应商去提供碳排放的数据,从而促进供应链端减排。 第三,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标签,也会为政府的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,让政府在采购时选择更多的低碳产品,并给低碳产品提供更精准的优惠政策。 “让企业看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,并进行生态分析了解供应链过程的碳排放权重,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定优先级进行改进。”胡柯华表示,有些环节看起来可能比例不大,但一点点小的改进就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正向效益。 对企业而言,除了打破外贸碳壁垒外,这些以碳标签为形式之一、同时传导到供应链和消费市场的碳足迹数据,也将让企业收获更多国内的生意。 “碳税更多还是被用在国际贸易端,中国已经有碳交易市场了,不太会在国内推出碳税。”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表示,虽然欧盟在进口国上很难找到中国的替代,但就企业而言,“你可能会被更有绿色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替代,所以这也是一个商机” 上一篇工业设备运维解决方案下一篇碳金融交易 |